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广安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正文 第一千八十九章 御厨世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国潮1980正文卷第一千八十九章御厨世家张大勺大号张铭武,是1918年生人,这些情况宁卫民是知道的。r>  敢情据康术德说啊,从乾隆三十年起,张大勺的祖上就因厨艺精湛,从南方老家被带进了京城,当起了御前“他坦”。r>  宫廷厨师以山东人为主,可张家却是地道的南方人,擅长南方风味儿菜。r>  偏偏张家祖传的脾性,比北方人还直率,还执拗。r>  所以别看张家祖宗有乾隆的欣赏,却不会搞人际关系,几乎把同僚都给得罪光了。r>  你手艺再好,架不住人家合起伙儿来给你使坏,四处转着圈儿的调用你,一点而不给你露脸的机会啊。r>  你想带着赏银回老家过好日子去啊?r>  就这样,嘉庆、道光、咸丰,这三朝下来,张家几代人几乎把御膳房四十八处都干遍了。r>  为了应付上峰挑错处,家业都快散光了。r>  就因为张家几代人跟驴似的转着圈儿的变相服苦役,无论外膳房还是内膳房都干过。r>  所以张家人几乎把宫里上上下下的饮食都琢磨透了,也琢磨遍了。r>  说白了,要以了解宫里饮食状况而论,张家人才够格当光禄寺的署正,御膳房膳正。r>  就那么一次,就因为西太后饮食不调,迁怒下人。r>  一试之下果然投了缘分,“张大勺”的祖父靠着一品家传“樱桃肉”,一品“小炒榆蘑”,一盘“黄面饺子”和一碗“巧春羹”,当场让西太后胃口大开,调拨进了寿膳房。r>  只可惜,张家的运道还是有点不足。r>  因为这时候的西太后不但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相当管不住自己嘴。r>  比方说,有一次,“老佛爷”在颐和园“景福阁”刚吃完小吃,腿儿着正往“谐趣园”消食呢。r>  这还不算,有时候半夜醒了还要吃“烧猪肉皮”,最喜欢的“清炖鸭子”顿顿都要上。r>  得,就在1908年的深秋时节,老太后闹了秋燥,调理不当,拉肚子了。r>  结果树倒猢狲散,原本的美差竟成了残席。r>  而张家祖父也很精明,他不肯一棵树吊死,宣称只做千元以上一席的“外烩”,只接受临时聘请。r>  而当时的金鱼胡同的那桐和秦老胡同的增崇,这两位内务府的大财主就是张家最主要的主顾。r>  如果看看前门每天卖一百个白水羊头的“羊头马”,只靠小吃的手艺就能住大宅子,养活仨媳妇,一大家子人。r>  作为张家唯一的独子,在幼年时期,他的玩具中,也不乏小金锭和翡翠琢成的小壶。r>  偏偏“张大勺”还有这方面天赋,一看就通,爱吃爱做,满京城的找好吃的好喝的。r>  哪当老子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r>  张家人的心思都在灶头上,认识不到比家更大的还有国,每个人总要受到时局的影响。r>  就因为不明理,兴许犯一个糊涂,就会追悔莫及。r>  1932年,溥仪上了长春,就打算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r>  没想到大家都嫌弃路远,也烦日本人,谁都不爱去。r>  像“抓炒王”王玉山为代表的老御膳房的人,当时在北海五龙亭东边已经办起了“仿膳茶庄”,买卖红火得很。r>  这样找来找去,最后他们把主要目标就盯在张家父子身上了。r>  其二呢,张家人不但手艺好,还有心病。r>  可也正因为这个,他们总觉得自家几代人下来,最好的也就混了个掌案,实在是不公平。r>  其三呢,张家父子是少数没固定的差事的主儿。r>  所以这些就成了他们最招灾惹祸的地方啦。r>  这样,张治被小恩小惠迷住了眼睛,也就动心了。r>  只可惜啊,父子俩这一拍屁股走人,那就是身陷龙潭虎穴啊。r>  在东北张家父子这个愁啊,待遇是还行,可有家不能回啊。r>  可就这样还不是最糟糕的,没想到有个出身贵族的关东军少将就因为欣赏他们的厨艺。r>  因为环境恶劣不说,这是上战场啊,那是闹着玩儿的嘛。r>  而刚刚年满二十一岁的“张大勺”,也在苏联骑兵的一次突袭中,被苏军俘虏了。r>  就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候,祖传的手艺救了“张大勺”的命。r>  但必须得说命运无常啊,它戏弄起人来,竟然没个够。r>  可这还没完,1943年德军战败的时候,“张大勺”居然又被美军俘获,又伺候了一个崇拜法国美食的美国中校两年。r>  他是一个为两大轴心国和两大盟军国家的高级军官和上层人士都服务过的厨子!r>  可也要知道,离家整整二十年啊,张大勺回到京城都奔四张的人了。r>  溥仪、日本人、洋鬼子带国军,他差不多把全世界都恨上了。/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